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有关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1:33:32  浏览:80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有关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


关于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有关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

1985年3月16日,财政部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现将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有关预算收入级次、原有城建资金的处理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开支范围等问题规定如下:
一、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预算收入级次划分
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纳入国家预算管理。按照下列规定划分预算收入级次。
(一)凡就地纳税单位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作为地方预算固定收入,上缴地方财政。
(二)铁道运输、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纳税的中央主管部门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中央预算收入,上缴中央财政,仍用于城市的维护和建设。
(三)地方按照国家统一税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原则上应当留归当地财政安排使用,对于少数城市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数额过多、过少的,省、自治区可以适当调剂平衡。
二、关于原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处理
(一)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原有的按工商利润计提5%的城建资金、国拨城市维护费和“工商税”附加等三项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同时取消。按下列规定办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体制结算:
1.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期间,国家陆续核批的有关城市按工商利润计提5%(或实行定额补助)的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中央财政按包干基数(未列入包干基数的按核定数)收回。
2.国家支出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费(即“国拨城市维护费”),中央财政按国家预算安排数收回。
3.一九七三年起采取收入退库办法提留的地方“工商税”附加,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停止退库。
(二)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原有的“公用事业附加”和“工商所得税”附加仍按现行制度规定继续执行(注解: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财政部发布的《集体企业所得税的若干政策规定》中规定:“对集体企业不再征收所得税附加。”)。原来用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的城市维护费,仍可根据地方财力情况自行安排。原来列入基建计划的基建投资仍应继续安排。
(三)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过去经国家批准按工商利润计提5%(或定额补助)的城市(省、地辖市),其税收大于原有“三项资金”的部分,中央财政不再收回;其税收小于原有“三项资金”的部分,由中央财政予以补足差额。今后税收达到原有“三项资金”数额时,即不再补助。
三、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开支范围和管理原则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支出,应按税法规定保证用于城市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开支范围,仍按原来规定的“三项资金”的开支范围执行。(二)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全国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增加较多,并将随着国家税收的增长逐年递增。各级财政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把这项资金管好用好。要结合地方征收的“公用事业附加”和其他有关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预算、决算制度和各项财务管理办法,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后,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在国家规定的税收和其他预算资金范围内,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不得再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摊派资金、物资。
本规定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规定原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一并下达执行,并抄财政部备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司法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司〔2009〕186号


各市、县(市、区)司法局:
  现将《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激发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全面推进我省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年度工作综合考评办法(试行)》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是省厅为表彰市、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在工作机制、制度和方法措施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而授予的奖励。
  第三条 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评选坚持自愿申报、集中评选,实事求是、群众公认,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原则上每年度评选一次,一般结合省厅对各市司法局年度综合考核进行。
  创新奖项目由各市司法局于每年12月上旬向省厅综合考评办公室集中申报。
  第五条 申报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的项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二)在全国或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首创并独立自主开展;
  (三)具有一定规模和明显成效;
  (四)具有较强的示范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第六条 申报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的项目,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一)申报文件;
  (二)《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奖”申报表》;
  (三)3000字左右的创新项目经验总结材料;
  (四)有关证明、评价材料,包括证书、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资料和领导批示等。
  第七条 厅综合考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材料的初审。对申报材料不齐全的,申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补充齐全;逾期不补或补充不齐全,以及申报项目明显不符合评选标准的,不提交评审。
  第八条 厅综合考评办公室初审后,根据申报项目所涉业务类别,送交省厅相关业务处室进行初评,由业务处室提出推荐意见。
  第九条 厅综合考评办公室根据各业务处室初评情况,对照创新奖评选标准,提出参评项目名单。
  第十条 厅综合考评办公室召集由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参评项目进行逐项审查和综合评估分析,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获奖项目建议名单。
  第十一条 厅党委根据评审委员会提交的建议名单,研究确定当年度创新奖获奖项目。
  第十二条 创新奖获奖项目数量根据当年度各地市申报项目质量确定。
  第十三条 对确定为年度司法行政创新奖的项目,按《市司法局年度工作综合考评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厅综合考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关于进行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总结及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推广应用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


关于进行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总结及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推广应用的通知




各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
  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即将结束。为认真做好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总结,全面掌握本年度烟叶购销存的基本情况、烟叶经营状况、烟叶资源的需求、配置情况;做好烟叶购销存系统和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转换工作,确保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正常运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总结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科学分析烟叶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
  1、汇总2003年度烟叶购销存基本情况。
  国家局下达烟叶收购计划、实际收购数量及收购资金的情况(见附表1);烟叶等级结构情况(见附表2);工、商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数量、实际完成及等级结构(见附表3);截止6月底烟叶库存总量(见附表4)。
  2、做好2003年度烟叶年报数据的审核工作。
  7月份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正式运行,为了确保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正常运行,保证数据准确,完成年度结转工作,各省要严格审核2003年度烟叶年报的数据,同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本地的资源进行审核,检查烟叶资源是否平衡,在烟叶业务流程当中是否存在遗报、漏报、误报的情况。二是有工业企业本地整合和跨地整合的,其2003年度的相关数据仍按原有模式汇总上报,请各省注意把关,不要遗报、漏报。三是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规定,各地要把年度检查与行业整顿流通秩序紧密结合起来,审核上报数据是否存在虚报、瞒报以及其他不规范的行为。
  3、分析报告。
  认真分析本部门、本单位2003年度烟叶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下一年度工作目标。
  二、全面掌握2004年度各地对烟叶生产的安排。
  其中包括烟叶收购计划、预计收购量;烟叶收购资金准备情况、资金的筹集形式;2004年度工商企业签订烟叶购销合同数量、出口备货计划;工业企业卷烟生产计划、资源总量需求、等级结构是否合理。要加强烟叶资源供求、等级结构调整的监测分析。
  三、切实保障国家局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正常运行。
  1、2004年7月1日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正式运行,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工作进度,影响全国烟叶数据的上报工作。
  2、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要求。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运行中,各地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把关。统计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后持合格证上岗,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录入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3、在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的运行中,各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要及时了解、全面掌握下属单位软件的使用情况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尽早解决。
  四、注意事项:
  2004年度烟叶统计工作的要求以报表制度为准,个别调整的按以下要求操作:
  1、集团公司上报数据方法。
  集团公司各分厂数据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统一上报到所属集团(总厂),由集团(总厂)完成数据的录入工作。数据汇总后由集团(总厂)上报到所属的各省工业公司。
  2、烟叶收购数据上报起止时间的调整。
  由于南方部分省(区)6月份开始烟叶收购工作,为了收购统计的一致性,收购起止日期由原来的7月1日至次年6月底调整到从6月1日至次年5月底。
  2003年度烟叶信息统计工作总结材料请于7月20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综合计划部(通知及附件表格网上查阅并填报)。
  联系人:赵占军 联系电话:(010)63605334
  邮箱地址:cntlc@hymail.tobacco.gov.cn








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
二00四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 件:

  附表1:2003年度烟叶收购基本情况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0
  附表2:2003年度烤烟全等级收购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1
  附表3:2003年度烟叶调拨(出、入)实际完成情况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2
  附表4:2004年6月底烟叶工商库存情况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3
  附表5:预计2004年度烟叶收购基本情况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4
  附表6:预计2004年度烤烟调出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5
  附表7:预计2004年度烤烟调入汇总表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819&pic_id=6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